昨天认识了隋朝书法家欧阳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另一位大家。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柳公权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是我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大家之一,他的楷书被人们称为"柳骨"。柳公权与颜真卿齐名,两人并称颜柳,书法界的"颜筋柳骨"说的便是这两人。
柳公权《玄秘塔碑》,全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建立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原石最初位于陕西万年县安国寺内,后迁入西安碑林。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楷书成熟时期的作品,写于64岁,是“柳体”楷书的杰出代表之一,用笔、结体都有着鲜明特征,用笔以方笔为主,起笔和转折的地方形态方整、干净利落,收笔时顿挫清晰,笔笔中锋,劲健而挺拔。

字的中心部位笔画紧密,四周的撇捺等笔画向外舒展。几乎每个字都有一至两个笔画写得比较长或比较粗,比如关键性的长横或悬针竖,特别突出,使整个字都显得精神饱满。字体紧密但不像欧体那样追求险峻,除了横画略微向上倾斜外,总的来看,还是平稳对称的。

后人对柳公权的楷书非常欣赏,把它和颜真卿的书法相比较,总结为“颜筋柳骨”,准确地说出了他们两种不同的书法风格。《玄秘塔碑》骨力刚健,这一点正是“柳体”的典型风貌。
















相关文章:
明朝内阁的权利 ,作为皇帝的秘书部,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权利? 08-18
宋朝的建立者是谁?由赵匡胤建立,为什么皇位却落在了赵光义一脉手中 08-17
南宋灭亡后,那些凋零的皇族成员都是什么下场 08-17
后唐是什么朝代 ,为何只存在了短短14年? 08-16
民国梨园盛世之十三位顶尖京剧名角儿 08-16
古代生活探秘:明朝人为何酷爱饮酒?聊一聊明朝名酒文化那些事 08-15
宋朝北宋的历代皇帝列表,一起来看看吧 08-15
明朝李善长是怎么死的 ,为何在76岁高龄被朱元璋赐死?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