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是多少, 有些“马虎”不用着急,轻松面对就可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20 00:29:33    

孩子做作业“马虎”是常见的情况,看错题、写错数、字迹潦草、漏题少做各种情况都有,家长也很担心,如果任凭发展下去,不光以后考试吃亏,对养成良好思维习惯也不好,影响学习和工作。有的“上纲上线”狠狠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马虎”当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但大多数儿童的产生“马虎”的普遍原因其实是注意力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见情况,随之年龄增长,情况会自然逐步好转。也有一些存在主观和个性原因。

原因一:短时记忆差异

比如说小孩子做计算的时候,明明在草稿上写的是380,到了试卷上变成了580。这就是短时记忆不准确造成的。在无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只有15~20秒,每个人对不同的内容短时记忆的效果不一样,数感好的对数字短时记忆好,形象思维好的对图片文字记得住,乐感好的对旋律感知稳定,体感好的更容易记住并模仿示范动作。随之年龄的增长,短时记忆能力会逐步提高,有些低级错误自然少了。

原因二:注意力分配

人在某一时段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熟悉的事物占用的注意力更少,能同时完成。比如开车,不熟练手忙脚乱,老司机驾轻就熟,就是因为不熟悉注意力分不过来。所以,对一些练习类的题目,熟练了错误就少,刚开始会顾此失彼,让人感觉“马虎”。

原因三:应付急躁心态

有的孩子做作业图快,不追求质量,完成任务就行,所以作业丢三落四。这种情况需要强化责任意识,布置作业不能求多,要明确质量要求,正确率高给予表扬奖励 ,敷衍完成给予罚做,养成求“精”的好习惯。

总结一下,除了主观上求快敷衍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矫正,认知发展阶段特点产生的“马虎”不必紧张,慢慢长大这些问题会自然缓解。

相关文章:

北宋词人李之仪: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仕途坎坷的苏轼门人 05-01

明朝荒淫皇帝排行:朱常洛才排第三,排第一的人神共愤 05-01

明朝吏员能否入试:从明代吏员制度,浅析吏员能否参加科举考试 04-30

唐朝的人均寿命? 从古至今的长寿对比,为什么现代人更能长寿? 04-30

为何明朝官绅的特权很大,不纳税也不跪拜,地方官还得听他们的? 04-30

刘备朝代 蜀汉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末年蜀汉开国皇帝 04-30

明朝末年鼠疫 ,到底有多恐怖? 04-30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04-29

对老百姓最好的朝代 最让百姓满意 04-29

盘点南宋时期真正的6大名将排名,韩世忠能排第三,王坚位列第五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