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

8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3 13:07:36    


二十四节图

二十四节气,在我们生活,特别是在古代农耕生活当中经常会用到它,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2016年11月30号,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二十四节气究竟是哪位大神研究出来的呢?

想要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上古名人三皇五帝中的5帝之一,帝喾。帝喾,姬姓,高辛氏,名郡,出生于高新,现在的河南商丘附近。

据说他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也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二十四节气走进联合国

在帝国时期,人们虽然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没有科学的顺序,也没有任何规律可言。这也导致了当时的粮食产量极为低下,严重地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因此,帝喾探索天下,观察事物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也就是最初的二十四节气。之后,人们开始按照节令从事农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了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的指向来确定的。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而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是科学改进后的版本,采用定气法来划分,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分,每15度为1等分,每一等分为一个节气。令人惊讶的是,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和几千年前帝喾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几乎相差无几。

中国古代神话三皇五帝的五帝,帝喾为其中之一

帝喾一生以仁爱治国,生活简朴,顺应自然规律,及研究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如今的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关于帝喾,你可能不是那么熟悉,但是他的女儿和女婿你一定听过。据史料记载,帝喾的妻子名为常仪,她与帝喾生下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的是后来的帝挈,女的就是嫦娥。

帝喾有个臣子,名叫后羿。后羿以剑术闻名,帝喾见其战功显著,便将女儿嫦娥嫁给了后羿。后世民间将此改编成了神话,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相关文章:

北宋词人李之仪: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仕途坎坷的苏轼门人 05-01

明朝荒淫皇帝排行:朱常洛才排第三,排第一的人神共愤 05-01

明朝吏员能否入试:从明代吏员制度,浅析吏员能否参加科举考试 04-30

唐朝的人均寿命? 从古至今的长寿对比,为什么现代人更能长寿? 04-30

为何明朝官绅的特权很大,不纳税也不跪拜,地方官还得听他们的? 04-30

刘备朝代 蜀汉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末年蜀汉开国皇帝 04-30

明朝末年鼠疫 ,到底有多恐怖? 04-30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04-29

对老百姓最好的朝代 最让百姓满意 04-29

盘点南宋时期真正的6大名将排名,韩世忠能排第三,王坚位列第五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