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隋朝的陶瓷历史,似乎在瓷器史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娓娓道来的亮点,我们尚且说唐三彩都已经是到了唐代了,这隋代的陶瓷业究竟有什么亮点呢?莫非是原始青瓷吗?还真就是,在隋代,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享国38年,其定都河南洛阳,在河南这片土地上,自然也有着陶瓷历史文化的积淀。

陶瓷真是古人们最富有创造性和代表性的一项发明,很早的时候人们把泥巴烧成了实用的工具,我国早有宁封子真人制陶的传说,经过数代的生产延续,大约是在公元16世纪的夏商交替之际,我国就在长期烧制陶器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了原始的瓷器,这样的转型以及原始瓷器的产生,铺垫下了我国此后数千年的瓷器生产实践和工艺改进、创新发展。

翟沟窑,延续近千年
隋朝,我国便已经开始烧造青瓷,也有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窑口,自然都是民窑,翟沟瓷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翟沟瓷窑位于郑州市西郊约30公里处的荥阳崔庙镇西翟沟村,东西延绵十余里,南北跨度1.5公里,绵延几条村落,该窑历经隋、唐、五代和北宋、金、元,延续近千年,其中唐代是其极盛期,宋代是其转折期,元代逐渐衰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河洛地区一度成为都城地带,社会各阶层的需求促进刺激了当地陶瓷器的生产,这也正是翟沟窑在隋唐时期如此兴盛的原因,翟沟瓷窑处于群山峡谷之中,依山傍水,后有靠山前望群山,窑址朝西,东南西北四路皆通,古道绵延,还可抵达古都开封,还可抵达黄河水运渡口,这种种优越条件,使翟沟瓷窑历经近千年之久而盛烧不衰。


翟沟窑的瓷器,不得不说
翟沟瓷窑的产品丰富,品种齐全,而且各个时期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隋唐时期有青瓷、黄釉瓷、茶叶末瓷、黑瓷和白瓷以及花釉瓷,宋、金、元时期有钧釉瓷,白地黑花瓷,少见民用汝瓷,隋唐时期的器物有碗、盘、盆、瓶、水注、钵、盂等,以平足微凹和平型足两种,立体的瓶、罐、水注都带有明显“墩矮粗胖型”。


入宋以后,造型风格及工艺流程有变,造型精致美观,釉色莹润,光洁纯净,除铁技术较高,让人观后感到惊喜与敬佩,金元时期,大概因战乱和窑址的变动搬迁,使瓷业逐渐衰落下来,这一时期的产品极为粗糙,品种也趋于单调,有碗、盘、盏、罐、萝卜瓶、橄榄瓶等,不过仍有一些精细瓷器出现,其上有字,遒劲豪放,极富艺术观赏性。


翟沟窑如何打动世人
翟沟窑的瓷器烧制过程中,在器形、制法、窑具等方面与密县西关窑、巩县窑、鲁山段店窑有许多相同之处,在施加化妆土方面更是显著,当地的制瓷工人早在唐代就发明了这一技术,他们利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化妆土配合各种釉色弥补瓷土杂质多的缺陷,烧制出精致的瓷器,从而提高了使用价值,增强了该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看这青瓷碗两件两碗口径均12.6厘米,一碗高6厘米,足径5.5厘米,另一碗高4.5厘米,足径5.8厘米,两碗均为残器,一件釉色呈虾青色,另一件釉色青中泛黄,都为标准玉壁鸡心底,底足明显都带有六个支钉痕迹,碗从里到外,直到玉壁底里外通体施满釉,釉色与越窑秘色瓷近,但从釉色和胎质判断应是翟沟窑产品无疑,两碗产于五代时期。

这翟沟窑处于河南荥阳,不止是翟沟,荥阳的任湾、小寨等地从隋朝起就有了大面积的陶瓷作坊,历经多个朝代,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值得一提的是山石中含丰富的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等瓷土原料,山谷台地上也出产含多种金属元素的粘土和矿石,荥阳翟沟窑生产的瓷器,特别是青瓷,以它独有的温文尔雅,含蓄、浑厚的釉色打动世人。

当地流传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据说在北宋,当时翟沟一带有72盘窑,每当烧窑时众窑同时点火,一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汴京城的皇帝看到西方漫天的烟火,不知其故,于是连忙派大臣前来查看。大臣到后却看见瓷窑都建在寺院的前面,把佛像都熏黑了,于是就下令把全部瓷窑迁到神后。他走之后,跟随的地方官员却错把神后当成了禹州的神壁镇,所以就把翟沟一带的瓷窑全迁到禹州神垕去了。

有关翟沟窑的烧造年代,古文献中并无记载,当地文管单位在该窑现了隋代青瓷水注标本后,至今再未发现更早的遗物,故将翟沟窑址的上限定为隋代,如今,虽然这个经历千年的古窑址,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但是相信随着挖掘的不断深入,人们将会重新审视和认识到翟沟瓷窑在古代的烧制水平和在瓷窑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关文章:
第一个朝代是什么朝代 :夏朝 05-11
明朝成国公世系:靖难立功却遭人唾骂,但其世代对大明忠心耿耿 05-11
唐朝皇帝那些事—李适 05-10
宋朝的诗人有谁?10大诗人排行榜,每人3首经典诗,苏轼能否夺得榜首之位? 05-10
北宋的酒楼到底是什么样子?北宋人在酒楼中一般干什么? 05-09
南朝宋的建立者是谁?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在严格意义上为什么不是南北朝人? 05-09
宋代词人李清照,你都了解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05-08
宋朝儒学的演进与思想变革,一起来看看吧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