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自产生至今,历经千载,几经兴衰。据益运居了解以及考古者对古钧窑的发掘考证及文献记载,钧窑系有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它有过兴起与发展,衰落与中断,再兴起与再发展的几个阶段,经历了从“民窑、到官窑,又由官窑、到民窑”的转变。

河南钧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有河南禹县为中心,遍及县内各地,钧窑瓷器由于釉中含有微量的氧化铜,创造性的烧出了紫红色釉。钧窑以青中带红、灿如红霞的釉色而闻名当时。河南的临汝、郏县、宝丰,豫西的新安、宜阳。豫北的辉县、淇县、鹤壁、林县、安阳,河北的磁县,山西的浑源,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以及浙江的金华等地的瓷窑多受钧窑影响。

宋代钧窑瓷器的胎质不甚细密,色多为灰色或紫褐色,一般比较厚重。其钧釉是一种蓝色乳光、青中泛红的釉,色调有天青、天蓝、月白带多种。还创烧了高温铜红釉,因为色泽不同,又有朱砂红、胭脂红、海棠红、鸡血红、茄皮紫、玫瑰紫等名称。还创烧出一种窑变釉。器面各种釉相互熔合、流淌,千变万化。这是一种在底色釉上有意洒上其它釉色,经过高温烧成,蓝色乳光青中泛红的钧釉。红釉(钧红)、窑变釉,是钧釉的特征,钧窑器物的釉一般都比较厚重。碗多里部满釉,外部只施半釉。

纹饰上钧窑瓷器没有纹饰,但是器表上的“蚯蚓走泥纹”却十分有名,在釉中有细小弯曲极不规则看似裂纹的东西。但是,这不是人为的装饰,而是在烧制过程中,胎釉自然变化而来的。常见的主要烧制是花盆、盆托、洗、炉、壶等陈设瓷,大小均有,其中的精品为主贡宫廷的,一般底部刻有一到十的数字。

钧瓷烧成工艺也不同于其他,为二次烧成,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瓷器卜所出现的红紫色相是由于在釉中加入铜,铜红对窑温和烧成气氛比较敏感,必须在还原焰1250℃以上才能出现美丽的效果,条件稍稍偏离就得不到正常的红色,技术难度比较大。其釉色是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古人曾用“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菟丝缕,夕阳紫翠总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窑变微妙之美。

相关文章:
唐朝皇帝那些事—李适 05-10
宋朝的诗人有谁?10大诗人排行榜,每人3首经典诗,苏轼能否夺得榜首之位? 05-10
北宋的酒楼到底是什么样子?北宋人在酒楼中一般干什么? 05-09
南朝宋的建立者是谁?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在严格意义上为什么不是南北朝人? 05-09
宋代词人李清照,你都了解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05-08
宋朝儒学的演进与思想变革,一起来看看吧 05-08
历史上,明朝的官员一般都穿什么样式的官衣,帽子又是什么样的? 05-07
明朝的农民生活怎么样?一夜之间耕地尽失,而且以后绝无翻身的可能 05-07
唐朝的宦官专权为什么能持续一百年?这其中一个原因最致命 05-06
董源是什么朝代 北宋三大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