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军歌听得多了,那你听过宋代的军歌吗?
一说起宋代,给人的感觉就是懦弱怯战。本文分享的五首军歌,可能颠覆你的印象。作者沈括。
沈括是宋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晚年著有《梦溪笔谈》一书。这本书,被后人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

同时,沈括也是伟大的军事家。他写的歌词,充满胜利的豪情,激荡人心。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沈括获得新的任命,职务是“知延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经略安抚使,就是中央派往地方负责军事的领导人。沈括的职务,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延州(今延安)市长兼西北鄜延军区司令员。
正是这段军旅生涯,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他写下的数十首军歌,颇为鼓舞士气。
《梦溪笔谈》卷五载:“ 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抗声凯歌,乃古之遗音也。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予在鄜延时,制数十曲,令士卒歌之。今粗记得数篇。”
文中的“鄜延”,是当时宋与西夏边境地区,位于今天的陕西。

让我们来看看,沈括这段时间,亲笔创作的几首军歌,到底写些什么。
其一
先取山西十二州,
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
渐见黄河直北流。
歌词里的“十二州”,指西夏境内的十二个地方。“子将”是宋军的官名,类似现在的军长、师长,是将军级别以下干部。“衙头”,指西夏首领的指挥部。“秦塞”,秦朝所建的要塞,这里指古长城。
歌词头两句,讲述了宋军取得的胜利。不仅攻入敌境,占领广大地区,而且端了敌方指挥所。
歌词后两句,描述了战士们取得胜利之后回望自己的祖国,壮丽辽阔。
这首军歌,不仅展现了部队将士,英勇作战,所向披靡,获得重大胜利的豪气,也展示了将士深入敌境,回望祖国的深情。读之,荡气回肠。

其二
天威卷地过黄河,
万里羌人尽汉歌。
莫堰横山倒流水,
从教西去作恩波。
“天威”,指大宋军队。“羌人”,古代西部少数民族,这里指西夏党项人。“堰”,堵塞。“倒流水”,横山水流向西,所以称倒流水。
头两句写实,描写出部队一往无前,所向披靡,一举占领西夏地区,让党项人学唱起汉人歌曲的情景。
后两句写虚,表现出宋军取得胜利的喜悦和自豪。不要堵塞横山下的水向西流动,我们要让它带去大宋的恩泽。

其三
马尾胡琴随汉车,
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
归雁如今不寄书。
“马尾胡琴”,指西北少数民族乐器。“单于”,匈奴首领。
汉武帝时,汉与匈奴“和亲”,皇帝女儿嫁给匈奴首领。因公主悲伤,身边的人在马上弹琴为其解忧。沈括借用这一典故表明,因为今天战胜了敌人,和亲之事将不再重演。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也是一个典故。西汉苏武长期被扣留在匈奴,汉昭帝以和亲提出归还苏武。匈奴假称苏武已经死了。汉使对匈奴人说,“天子射下大雁,足有系帛书,言武在某泽里。”匈奴无奈,将苏武放回。沈括借用这个典故,意为西夏重归宋朝,不会再发生归雁附书这样的事情了。
这首歌表达的意思是:正是战士们英勇作战,改写了历史。过去的悲剧,将不再重演。
歌词表现了将士们强烈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

其四
旗队浑如锦绣堆,
银装背嵬打回回。
先教净扫安西路,
待向河源饮马来。
“回回”,指当时在西北一代的回鹘人,西夏境内的一支。“安西路”,唐朝在西北设安西都护府,唐后被吐蕃所占。
这首歌,头两句渲染出部队旌旗飘扬,士气如虹,一路凯歌的磅礴气势。
后两句表达出了收复失地的信心和决心。英武之气,扑面而来。

其五
灵武西凉不用围,
蕃家总待纳王师。
城中半是关西种,
犹有当时轧吃儿。
“灵武”,指西夏的一个据点。“蕃家”,指西夏羌人首领。“轧吃儿”,小孩子学语时不流利的样子。
这首歌的意思是,敌人的据点都不用围了,羌人首领已经投降归顺宋军。敌人的境内,有一半已是宋朝关西人,还有一部分羌人正在咿呀学舌,学习汉语。
很明显,这首歌表现了宋朝军人的自信和威武,也流露出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从沈括的这一组军歌,我们感受到了大宋军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他们敢于去赢得胜利,善于去赢得胜利。
歌词还描绘出了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夺取胜利后的喜悦、自信以及伟大的使命感,在歌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词还对历史进行了回顾,将军人的历史使命赋予其中,那就是要维护国家统一,收复祖国旧山河。

这组军歌有的豪迈,有的抒情。立意高远,催人奋进。唱这样的军歌,显然能鼓舞士气,增强官兵的斗志,提高军队勇往直前的勇气。
相关文章:
宋朝的帝王是谁?宋朝历代皇帝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05-12
明朝开国到明英宗,明朝好的皇帝三个,朱元璋和朱棣只能算一个 05-12
第一个朝代是什么朝代 :夏朝 05-11
明朝成国公世系:靖难立功却遭人唾骂,但其世代对大明忠心耿耿 05-11
唐朝皇帝那些事—李适 05-10
宋朝的诗人有谁?10大诗人排行榜,每人3首经典诗,苏轼能否夺得榜首之位? 05-10
北宋的酒楼到底是什么样子?北宋人在酒楼中一般干什么? 05-09
南朝宋的建立者是谁?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在严格意义上为什么不是南北朝人? 05-09
宋代词人李清照,你都了解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05-08
宋朝儒学的演进与思想变革,一起来看看吧 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