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元朝与南宋展开决战,见南宋军队陷入重围大势已去,左丞相陆秀夫含泪将玉玺系在腰间,背起小皇帝就投了海。得知君主已逝,拼命杀出重围的张世杰及十多万军民泪流满面,紧跟着跃入海中,慷慨悲壮。
这位小皇帝就是南宋的末代皇帝赵昺,在跳海殉国时仅仅七岁。赵昺是宋度宗赵禥的小儿子,上面有好几个哥哥,原本跟皇位没啥关系。奈何南宋气数将尽,后来的皇帝根本没机会坐稳皇位了,这人人争抢的宝座在后来竟然像个烫手山芋。
南宋的颓势在宋理宗在位时便已见端倪,理宗在上位初期还兢兢业业地处理政务,整顿朝堂,但在后期却一改以前的风气,变得贪图享乐了起来。他沉迷在美色之中,整日宿在温柔乡里,不再想着治国理政。
美人相伴在身侧,他又想着筑造高屋大殿,尽享鱼水之欢。他过着这样的生活,感觉自己早就找到了人间仙境,哪里还舍得离去。于是他派人大肆修建佛寺道观,让僧人道士们日夜祈祷,保佑他长命百岁。
可惜世上没有那么好的事,长久的淫乐反倒掏空了他的身体,长久的懒政也让南宋的朝堂变得污浊起来。后来,朝政大权竟然尽数掌握在权相贾似道的手里。
等到宋度宗继位后,他干脆专宠贾似道,自己就整天在后宫里追逐美人,连公文都让身边的妃子批阅了,本就是大厦将倾,又碰上毫无雄心壮志的君主,南宋的情势一天不如一天。宋度宗一心享乐,在位还没十年就去世了。
他早早脱身,摆脱了亡国之君的标签,可他之后的几位皇帝却受了苦。先是四岁的赵㬎登上了皇位,由太后临朝称制,后来元军包围了临安,年幼的赵㬎在太后的引导下退位,向元朝投降。赵㬎长到十八岁后就奉命去了吐蕃学习佛法了。
赵㬎学习佛法颇有天赋,他本就有慧根,到了吐蕃后一心修佛,还能将藏语的佛经翻译成汉字传扬开来,十几年后赵㬎已经是有名的佛学大师,他看破了凡间俗事,也已经与自己的命运和解,因为这份超然脱尘的安稳,赵㬎活了五十多岁,是父子兄弟中活得最久的人。
与赵㬎比起来,之后的两位君主便倒霉得多。赵㬎被掳走后,臣子们便拥立年幼的赵昰为帝,赵昰还不满十岁,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本就惊慌失措,当上皇帝后又东躲西逃,颠沛流离,吓得夜夜睡不着,总是嚎哭,没多久就去世了。
赵昰没了,臣子们又拥立他的弟弟赵昺为帝。赵昺的年纪更小,当时才六岁。赵昺尚且懵懂,元军却已经步步紧逼,南宋的军队节节败退,很快就被元军逼到了崖山一带。
当时南宋还有二十万大军,如果誓死一搏,或许还争取一线生机。这时,统帅张世杰却做了个错误的决定,他让众人都转移到了海上,放弃了陆地,要与元军决一死战。没想到元军直接改变战术,占领了海口,断了南宋的粮食补给,南宋的人坚持了十多天就不行了。
大家啃完了干粮,喝空了淡水,被逼得喝海水,喝完就呕吐不止,生不如死,很快就没了战力。元军很快就打上了船,争先恐后地要擒王,陆秀夫见此情况长叹一声,明白南宋气数已尽,便将传国玉玺牢牢得绑在腰间,背起赵昺义无反顾地跳了海。
赵昺就此殉国,并没有成为元军的阶下囚,更没有遭受任何屈辱。见他二人殉国,南宋军民纷纷嚎哭着跳入海中。好不容易杀出重围的张世杰闻此噩耗也连哭几声,紧跟着跳了海,剩余的十多万将士们皆慷慨赴死,如此气节令人敬佩。

相关文章:
灭明朝的人是谁?魏忠贤排第二 05-04
明朝对外关系的变化 ,影响着明朝地位的变化 05-04
明朝的孙皇后圆满的一生:启自微门,因被爱登顶皇后,因爱守住大明疆土 05-03
南宋前面是什么朝代 你知道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是怎样的吗? 05-03
北宋的首都在哪?定都开封,无险可守导致亡国,中间为什么就不迁都? 05-02
明朝为什么经久不衰?看看它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官场真理? 05-02
北宋词人李之仪: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仕途坎坷的苏轼门人 05-01
明朝荒淫皇帝排行:朱常洛才排第三,排第一的人神共愤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