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北宋横山在哪?中原王朝防范游牧民族侵袭的防御线底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0 08:01:35    

北宋时期,宋朝与西夏争夺最激烈的地方,就是横山地区。但在今天的中国地图上,我们找不到一个叫横山的山脉。目前它的遗存,只有横山县和横山山峰。那么当时的横山,又是今天的那里呢?宋朝又为何要在这里与西夏殊死相搏,寸步不让呢?

古代横山的范围

宋代的横山,主要位于今陕西榆林市西北边缘,包括今天的白于山、横山和榆林北部的一些断续山岭。横山与其说它是山脉,不如说是一些丘陵。虽然它的绝对平均高度在1600m左右,但由于其处于黄土高原之上,因此相对高度不大。实际上它的大多数山岭,相对高差都在100-200m左右,与高丘陵的高差相当。(注:下面如无特别说明,文中的横山都指古代横山所涵盖的山岭范围,而非现在的横山。)

今白于山和横山的山岭

但就是这样一些不高的山岭,却成为宋夏之间反复争夺的对象,这是为何呢?其实不仅是宋代,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秦与戎狄的分界线,秦国防范戎狄袭扰的长城,就修筑于横山之上。汉初和唐初,处于战略防御阶段的汉唐,也曾以横山作为防范匈奴和突厥的屏障。明代时期,明长城在陕北的这一段,也是依横山走向筑于其山岭之上。

为何相对高度不大的横山,会在古代成为中原政权与游牧民族对峙的前线呢?这就不得不从其地理情况说起了。

我们知道,一般而言,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就是400等降水线。降水量在400以上的,大多是耕作农业区;降水量在400以下的,则大多是游牧畜牧业区。而横山恰好就位于400等降水线上,实际上我国的400等降水线在陕北的这一段,几乎是完全顺着横山的山岭延伸的。

黄土高原和河套地区的降水分布

不仅横山南北的降水存在差异,连土壤都完全不同。黄土高原(含河套地区)的形成,目前最受学界认同的是风成说。不过对本文来说,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支持风成说的依据,那就是不同地区的黄土颗粒粗细不同。而且在横山南北的黄土厚度也完全不同,横山以北基本上在50m以下,横山以南则都在50m以上。

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黄土厚度

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粗细变化

从阴山、贺兰山到关中、汾河谷地,黄土颗粒呈现由粗到细的变化,横山正好处于中等粗细的沙黄土带。这些不同粗细的黄土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横山以南颗粒较细的黄土演变成适宜农作物生长的黄绵土,横山以北颗粒较粗的黄土演变成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栗钙土和棕钙土。

因此几千年来,以横山为界,农耕和游牧在此泾渭分明。横山以南就是农耕区,横山以北就是游牧区。横山以南的农耕区属于中原王朝的基本盘,以北直到阴山的河套地区则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反复争夺的地区。

横山会成为中原王朝防御游牧民族侵扰的重要防线,与其南北的地形也有很大关系。横山以南地区降水较多,黄土受水侵蚀,变得千沟万壑。但在横山发源的几条河流,冲刷出了几条直通关中和延安地区的河谷,突破横山就能直抵关中和延安一带。横山以北地区降水少,当地的地表侵蚀以风蚀为主,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游牧民族军队的机动。

游牧民族穿越横山的攻击路线

因此,如果中原王朝不能将防线推到阴山一线,那么在河套地区是无法防御的。在这个时候,微微隆起的横山,就成了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第一道防线,成为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斗争的最前线。如果横山失守,关中和延安等地也岌岌可危,有随时失陷的可能。

搞清楚了这些原因,也就明白了宋朝为何会在此与西夏激烈交锋了。实在是伤不起,承受不了丢失横山的代价啊!

相关文章:

北宋的辽国和金国是现在的哪里?对应到如今的版图中是在什么位置? 08-20

宋朝萧太后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08-20

为什么宋朝皇后被称为“圣人”,皇帝被称为“官家”? 08-19

宋朝的国土面积有多大?宋朝面积仅为唐朝1/5,为何经济能远超盛唐?原因其实很简单·· 08-19

电动车长久不骑如何保存,怎么做能让电池放一年也不坏?最实用方法告诉你 08-18

明朝内阁的权利 ,作为皇帝的秘书部,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权利? 08-18

宋朝的建立者是谁?由赵匡胤建立,为什么皇位却落在了赵光义一脉手中 08-17

南宋灭亡后,那些凋零的皇族成员都是什么下场 08-17

后唐是什么朝代 ,为何只存在了短短14年? 08-16

民国梨园盛世之十三位顶尖京剧名角儿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