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隋朝就让人想到短命、暴虐、造反这些贬义的词语,换个角度来看隋朝其实做出的贡献也很大!
先看经济实力。说到古代的经济状况,人们通常考虑两个指标:第一是人口;第二是粮食。隋朝的人口有多少?将近五千万,干活的人多了,隋朝又实行均田制,耕者有其田,耕者缴其税,不仅使人们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政府的税收也有了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隋朝储存的粮食够政府吃用五六十年,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存粮量的最高值了。
除了粮食储备量大、人口规模大之外,隋朝的物资流通也很便利。这就有赖于一个重点工程——大运河。这条水路一通,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就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大运河经过修修补补,一用就是一千多年,有的河段甚至今天还在使用。

大运河
再看军事实力。隋朝实行府兵制,府兵都是均田的农民,农忙种田,农闲练兵,有战争则随时奔赴战场。只要杀敌立功,就可以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分得更多的田地。因为生活有保障,又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府兵作战非常英勇。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两代都知道,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那到底怎样治天下?统一战争刚刚结束,隋文帝就颁布命令:“武力之子,乃可学文。”铸剑为犁,让将士们放下武器,学习文化去了。他还创立了大名鼎鼎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科举制在中国一直实行到清朝末年,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可谓隋朝对全世界的伟大贡献!

科举场景
除了科举制之外,隋朝在制度方面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三省六部制。所谓三省六部,是中央政务机构的总称。其精髓就是三省之间相互分权与制衡,共同对皇帝负责。这个制度使得皇帝的权力大大加强,皇帝专制下的宰相集体议政的制度也正式形成,这可是中国传统行政体制的一大变革。三省六部制经过一些变革,也一直沿用到清末,用了一千多年,当然可以称为万世之良法。
相关文章:
北宋词人李之仪: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仕途坎坷的苏轼门人 05-01
明朝荒淫皇帝排行:朱常洛才排第三,排第一的人神共愤 05-01
明朝吏员能否入试:从明代吏员制度,浅析吏员能否参加科举考试 04-30
唐朝的人均寿命? 从古至今的长寿对比,为什么现代人更能长寿? 04-30
为何明朝官绅的特权很大,不纳税也不跪拜,地方官还得听他们的? 04-30
刘备朝代 蜀汉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末年蜀汉开国皇帝 04-30
明朝末年鼠疫 ,到底有多恐怖? 04-30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04-29
对老百姓最好的朝代 最让百姓满意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