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也称白木耳、雪耳,其色白如银,因此得名。银耳色泽晶莹、肉肥形整、口感爽滑,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人听说隔夜的银耳不能吃会致癌,这是真的吗?如何泡发银耳更安全呢?

市面上的银耳大多是干银耳,吃的时候需要提前泡发。泡银耳的时候常常掌握不好量,泡发多了一顿吃不完,放到第二天又担心吃了会中毒,那么隔夜的银耳还能吃吗?真的会中毒吗?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隔夜的银耳中有没有中毒的物质?如果有的话,它的含量是多少?有没有达到让人中毒的剂量?
有关“隔夜的银耳不能吃”的传言中,主要是说会含有亚硝酸盐。这是怎么回事呢?银耳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吸收一些尿素等氮源,然后代谢成硝酸盐,硝酸盐是无毒的,但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超过一定量时会引起中毒,也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形成亚硝胺致癌物。

但是,隔夜的银耳中含有多少亚硝酸盐呢?曾有研究机构做过测试,分别取刚泡发好的银耳、存放12小时后和存放24小时后的银耳测试其亚硝酸盐的含量,发现含量均小于1mg/公斤,低到几乎检测不出来,而亚硝酸盐引发人体中毒的剂量是一次摄入200mg以上,我们平时吃银耳也就是几朵,差不多10克左右的量,根本达不到中毒的剂量,而且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是溶于水的,在清洗、泡发的过程中也会流失一部分,含量就更少了。
虽然隔夜的银耳不会产生太多的亚硝酸盐,但银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是细菌喜欢吃的食物,如果长时间在室温存放的话,很可能会滋生细菌,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在泡发银耳时,需要先清洗干净,然后放在干净的容器中,放在冰箱冷藏室泡发,低温的环境下不仅有利于延缓细菌的繁殖,而且还能增强水与蛋白质、多糖的亲和力,泡发的银耳更加肥厚。每次尽量少泡点,泡发好的银耳尽量在24小时内吃完,吃不完的要冷冻储存,下次吃的时候再充分加热。
相关文章:
北宋词人李之仪: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仕途坎坷的苏轼门人 05-01
明朝荒淫皇帝排行:朱常洛才排第三,排第一的人神共愤 05-01
明朝吏员能否入试:从明代吏员制度,浅析吏员能否参加科举考试 04-30
唐朝的人均寿命? 从古至今的长寿对比,为什么现代人更能长寿? 04-30
为何明朝官绅的特权很大,不纳税也不跪拜,地方官还得听他们的? 04-30
刘备朝代 蜀汉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末年蜀汉开国皇帝 04-30
明朝末年鼠疫 ,到底有多恐怖? 04-30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04-29
对老百姓最好的朝代 最让百姓满意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