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卢瑟福,1871年8月出生于新西兰纳尔逊附近乡村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
卢瑟福自幼聪明好学,15岁时便获得了莫尔伯勒省奖学金,1887年2月进入纳尔逊学校接受中等教育。在中学,卢瑟福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化学等基础,为他日后走上科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1888年,卢瑟福获得了初级大学奖学金,次年年初考入新西兰大学坎特伯雷学院学习。在这里,他从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库克、化学和物理教授毕克顿教授那里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扎实的实验技术。毕业时,卢瑟福以全校第四的好成绩取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同时又因为他在数学方面的特长,得以继续留校深造。在此期间,他成功地设计了一部高效率的检波器。

1894年,卢瑟福发表了一篇名为《使用高频放电法使铁磁化》的论文,并因此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同年,他又当选为新西兰科学学会会员。从此,这位年轻人迈出了他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因在科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工作,卢瑟福又获得了英国“1851年博览会科学奖奖学金”,同时被选送到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进行深造。
1895年,X射线被发现,这引起了卢瑟福的兴趣。他与汤姆逊一起投入到X射线的本质及其对气体导电所产生影响的研究工作中。在实验中,他们发现X射线可以产生大量带正负电的离子。不久,卢瑟福自己又发明了测定这些离子速度和复合率的方法。后来,他用镭夹检验X射线。在研究中,他又发现了两种射线,即α射线和β射线。之后他发表题为《铀辐射及其产生的电传导》的论文,在论文中,他详细地说明了α射线和β射线的性质。他指出α射线易于被吸收,β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这就为后来人们应用它们指明了方向。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卢瑟福与英国化学家索迪共同研究放射性,在对钍的研究中,他们分离出一种放射性比同重量的钍大上千倍的新物质,并命名为“钍X”,这就是后来我们知道的同位素。
基于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系统研究,卢瑟福对旧的原子论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一说产生了怀疑,他提出了原子核的存在,并据此提出核式原子模型,它代替了在原子论思想领域统制了2300年之久的德谟克利特原子论。1908年12月,卢瑟福因为在“元素蜕变和放射性物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就,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对元素放射和原子结构的研究,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他当选为许多学术机构的会员,并被封为爵士,卢瑟福成为核物理学当之无愧的奠基人。1937年10月,卢瑟福逝世,享年66岁。
◆知识拓展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他发现氮原子转化成一个氩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卢瑟福成为自古以来把一种元素转变成另一种元素的第一人。他实现了古代炼金术士的梦想,也实现了第一个人工“核反应”,从此宣告了核能研究新时代的到来,这一震惊学术界的发现也为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卢瑟福本是一位物理学家,1908年却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他对这一结果感到有些意外,曾风趣地说:“我一个搞物理的怎么就得了个化学奖呢?”“这是我一生最绝妙的一次玩笑!”
★知识链接★
卢瑟福小时候家境贫寒,他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完成学业的。这段艰苦求学的经历培养了卢瑟福一种认准了目标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后来学生为他起了一个外号——“鳄鱼”,并把鳄鱼徽章装饰在他的实验室门口。因为鳄鱼从不回头,它总是张开吞食一切的大口,不断前进。
相关文章:
北宋词人李之仪: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仕途坎坷的苏轼门人 05-01
明朝荒淫皇帝排行:朱常洛才排第三,排第一的人神共愤 05-01
明朝吏员能否入试:从明代吏员制度,浅析吏员能否参加科举考试 04-30
唐朝的人均寿命? 从古至今的长寿对比,为什么现代人更能长寿? 04-30
为何明朝官绅的特权很大,不纳税也不跪拜,地方官还得听他们的? 04-30
刘备朝代 蜀汉刘备(161年-223年),字玄德,东汉末年蜀汉开国皇帝 04-30
明朝末年鼠疫 ,到底有多恐怖? 04-30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04-29
对老百姓最好的朝代 最让百姓满意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