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有一个县名叫崇阳县。崇阳县人杰地灵,自古就有“人间新天府,世外小桃园”之称。

崇阳县位置图
崇阳历史悠久,古来就是三苗之地。这里最早设县是唐朝时期,定名为唐年县。“崇阳”这个县名出现是公元975年的事情,当时是北宋时期。之所以定名为崇阳是因为崇阳县治为崇山环绕,处大集之阳的缘故。
当然,这里关于崇阳县名的解释,其实多少有点模糊。在崇阳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或许能够给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关于崇阳县名的来历。
传说崇阳县之前名叫小阳县,这里人杰地灵,许多算命先生看了这里的风水,都禁不住赞叹这地方“天子地八百穴,诸侯地葬不绝”。如此好的风水,加之这里民风淳朴,人民致力于耕读传家,因此,小阳人在京城为官做宰的人很多,地方的郡守知县也不少。
渐渐地,当地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到小阳做县令的官员,一定要到京中小阳籍官员府上拜访,听他们对于家乡发展的建议。许多性格刚烈的知县对此颇有些不耐烦,但也无可奈何。

崇阳县
那一年,一个姓周的县令上任,照例去拜访一个小阳籍的大官。恰巧大官不在府上。那大官家的仆人见的人多了,根本不把一个小小的县令放在心上,随口说:“你回吧,老爷回来,我们就说周伢子来过了。”
“伢子”是当地人对于小孩的称呼。周县令听了这话,非常不高兴,但又不好发作,只好忍气吞声走了。
周县令本来心胸狭窄,到任后想到自己堂堂县令居然被一个仆人羞辱,更是气血上涌。他想到小阳县之所以有这么多大官,肯定与这里的风水有关。于是他就在县名上打起了主意。
他找来师爷商量,给“小”字加了两个石头变成了“示”字,想以此压一下此地的文脉,小阳变为了示阳。没想到这一改,示阳出的官更多了。县令一想这“示阳”不是两个小阳吗,难怪如此。想到这里他又给示阳加了一个帽变成了“宗阳”。
果然这次改名后,宗阳中举的士子少多了。周县令还有点不忿,又给“宗”压了一座山,变成了崇阳,这次适得其反,崇阳的士子中举的又多了起来,而且官越做越大,甚至本地种地、做生意的也活得滋润起来。这可把周县令气坏了,他又给县名加了一座山变成了“祟阳”。
这一改可不得了,县内一改人间天府的样貌,境内连年灾荒,人民流离失所,盗贼四起。皇帝见好好一个县被周县令治理得如此不堪,因此大发雷霆,将周县令下狱,发配边关。
继任的县官觉得还是“崇阳”这个县名更胜一筹,因此将县名定为“崇阳县”。
当然,这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一个故事,县名也不是县令能任意改变的,但是历史上崇阳县确实在五代时曾经叫过“宗阳县”。

崇阳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历经两千年的时间洗礼,加之勤劳的崇阳辛勤劳作,如今的崇阳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关文章:
灭明朝的人是谁?魏忠贤排第二 05-04
明朝对外关系的变化 ,影响着明朝地位的变化 05-04
明朝的孙皇后圆满的一生:启自微门,因被爱登顶皇后,因爱守住大明疆土 05-03
南宋前面是什么朝代 你知道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是怎样的吗? 05-03
北宋的首都在哪?定都开封,无险可守导致亡国,中间为什么就不迁都? 05-02
明朝为什么经久不衰?看看它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官场真理? 05-02
北宋词人李之仪: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仕途坎坷的苏轼门人 05-01
明朝荒淫皇帝排行:朱常洛才排第三,排第一的人神共愤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