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1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真品 ,瓷器精美,件件堪称艺术珍品
2
收藏系列(瓷器篇)之十一——明朝瓷器(天启)
3
清朝元宝 ,户部光绪元宝二十文,价格是多少
4
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的皇后驾崩后,为何不与顺治帝合葬?
5
隋朝隋末一代奸雄王世充,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6
隋朝之前的朝代: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你知道不?
7
清朝辅政大臣索尼简介,索尼是怎么死的?
8
明朝帝师——复杂权力结构下的高危职业,15位帝师下场都不好
9
明朝木匠皇帝是谁?被贬低的大明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10
明朝皇帝国号不是“明”,清朝的国号也不是清,正式国号前要加个字
历史百科
-
北宋建都在哪里?为什么要定都在开封?赵光义强烈反对迁都意欲何为?
11-26
从五代十国至北宋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多个政权都选择定都于开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北宋。开封地处中原核心区域,水路交通极为便利。因此,定都开封可以占尽天下漕运之大利,全国的货物都可通过水路或陆路汇集于此,经过交易互通有无,再通输送到全国各地。北宋经济繁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开封这个中枢起到
-
唐朝的昆仑奴去哪儿了? 昆仑奴性情温良,踏实能干,为何唐朝之后突然销声匿迹?
11-26
古代封建社会,人分三六九等,法律也没有现如今这么完整,人也是可以拿来买卖的,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灾荒之年,百姓吃不上饭,就会卖身到大户人家当个丫鬟小斯什么的,这样自己不至于饿死,家人也可以得到一笔银钱,多一份活的希望。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繁华强盛的时代,在当时世界上实力位列第一。国力强盛,经济发
-
清朝23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11-26
我们看清朝电视剧的时候,知道当时人们买东西都用银子,很多朋友会有疑问,清朝时期一两银子能买什么东西?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清朝时期的资料来了解下一两银子在清朝能买些什么东西。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每升最优质的大米价格在10余文(1两银子等于1000文)。据《清会典》记载计算,当时的1升
-
唐朝节度使几品? 高适一生谋求仕途,晚年才得以被赏识升职
11-26
高正他生活一度比较贫寒。高适一生谋求仕途,中年之前却屡屡不得,直到中晚年才快速发迹,最终官至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旧唐书》中评价:“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期盼经人举荐受到天子的召见和赏识,从而获
-
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她是哪里人?最后结局如何
11-25
原本很普通的代农家少女,为了抗击外来势力的侵略,女扮男装,走上前线,艰苦征战,战争结束后载誉返回故里。面对理应属于她的荣华富贵,丝毫不为所动,谢绝了皇帝的一切奖掖,复归平静的农家生活。这就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甚至把她的名字作为一面
-
北宋灭南唐——金陵之战,当时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战
11-25
北宋灭南唐——金陵之战,当时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战北宋灭南唐金陵之战,是宋太祖统一南方的最后一战,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战。这次战争中的“浮桥渡江”是宋太祖战略部署中的得意之作,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创举。从战略全局上看,攻灭南唐对北宋铲除割据、统一全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宋之所以灭亡南唐,从客观上说
-
唐朝时期有什么重要的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又有什么意义?
11-25
前言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王朝,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科技领域也有着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在造纸、火药、印刷等领域,唐朝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造纸技术唐朝是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唐朝的造纸技术不仅改变了书写和印刷的方式
-
唐朝末年,他将17户的江陵变成万余户,这种能人却因诱惑失去所有
11-25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落霞孤鹜与草莽英雄齐飞,闹得神州大地兵连乱结。淮西(一说青州)人成汭乘着乱世的烽烟,夺取荆南节度使所辖的八州之地,占据“北控中原、西凭两川、东临江东、南接楚粤”的兵家必争之地江陵城(今湖北荆州),成为掌控一方权柄的割据者。与同时代很多军阀不同的是,底层出身的成汭是个深谙百姓疾苦的
-
唐朝强盛的根本原因!完善的政策制度,兵部侍郎起关键性作用
11-25
引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它以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艺术、先进的制度等多方面的成就享誉于世。在唐朝繁荣的背后,兵部侍郎这一职位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通过三个论点来阐述唐朝兵部侍郎的职责、作用以及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以展现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和历史价值。论点一:兵
-
代表南宋院体花鸟画最高水平的作品,快来看看吧
11-25
《红白芙蓉图》是南宋画家李迪绘制的绢本设色画共二幅,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该图画红、白芙蓉各一幅,线描有黄筌画风的精神该画的描写写实,用笔纤细且色彩层次微妙因而富于情趣善用余白的画面空间也显得自然而静谧这两件作品从构图上而言,打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画家本人有意识地组织折枝与花卉的姿态先以细笔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