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隋朝隋唐男子服饰穿衣指南——三分钟了解汉服系列篇

36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7 12:15:33    



隋唐男装一般包括:

  • 头顶:朝服——介帻ze、笼冠;

日常——幞fu头

下雨天——油帽

  • 内衣:汗衫、袄、中衣
  • 上衣:半臂、袍、衫、蹀躞(die xie)带
  • 下衣:裤、围裳
  • 足:袜子、笏头履、皂靴

  • 幞头:幞头又称“袱头”,通常由纱罗等轻软织物制成。北周时期,就有了类似幞头的“折角巾”,穿戴时,将头巾折起一角,覆盖在额头,左右两角向后包裹,在脑后系住,后方一角则垂在脑后,盖住打结处。到了隋唐时期,系在脑后的两角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很多“变种”,统称为“幞头脚”。例如“长脚罗幞头”,即幞头的系带加长,晚唐时期的“硬角幞头”,即幞头脚加衬或选用粗硬布料,使两头翘起,更有“造型”感。(看来比起唐代美女纷繁的发式,男同胞爱美之心也丝毫不落后啊~)

各式幞头

唐 软脚幞头 背面

油帽:遮雨专用,一般用竹篾做骨架,裱油绢。(关于什么是绢、纱、罗、绸,感觉可以另开一个专题来讲)

介帻、笼冠:这两种都属于朝服形制。介帻又叫进贤冠,朝见皇帝才会戴的一种礼帽,戴的时候罩在幞头上就可以。笼冠一般为武官戴,隋代的笼冠,外廓上下平齐,接近长方形。唐笼冠,外罩呈梯形,造型吸收进贤冠的特点而趋华丽。

进贤冠


  • 圆领袍:一般为小圆领窄袖袍衫,衣领用扣子,衣襟左掩系带,常见琵琶袖,衣长至脚背。在非正式场合,圆领一角的扣子可以不系,形成翻领,另有一种洒脱不羁的感觉。里面加穿交领中衣。

  • 衫:唐流行大襟衫和大袖衫,还有一种襕袍衫。襕袍衫不开衩,膝下用一整幅布接成一圈横襕,是唐朝官员的常服,有“衣裳相连”之意。另外,衫还分为长衫和短衫,短衫不过膝盖。还有一种缺胯衫,两边的摆缝处开叉,方便体力劳动。盛唐之后,胡服窄小的风气减弱,无论男女服饰,均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更加明显,作为朝服穿着的大袖衫通常长度到脚,衣襟为对襟,中间系带。


襕袍衫

  • 袄:袍衫之内穿袄,用作衬衣或冬衣,可为双层夹衣,也可絮棉,长度可长可短,一般最长及膝,不露出袍衫之外。


  • 半臂:男式半臂袖长及肘,襟长及腰,对襟、交领、圆领、翻领都有。


男式半臂


  • 蹀躞带:是一种功能性腰带,一般佩戴在腰间的皮革带或玉带上,带上有许多小环,本来是胡服中用来携带打猎和随身应用的物件,后来发展为佩戴随身小物和金玉配饰。



裤:唐代男子无论身份地位,都穿裤,裤长及脚踝。裈和袴在女装篇已经讲过,不再重述。

裳:又叫围裳,唐代官员上朝时,一般着上衣下裳,裳是一种下裙,起礼服的作用。当然,前文说过,也可以着襕袍衫,这也是官员常服。


值得说一说的是唐代男服的一些特殊要求:

1、圆领袍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皆可穿着,但对颜色却有严格规定:

隋炀帝要求“贵贱异等,杂用五色”。黄色为皇帝专属,五品以上着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色和绿色,胥吏青色,庶人白色,屠夫商贾黑色。

到了唐代等级更加明细,在此基础上,要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下穿绯色,六七品绿色,八九品青色。

2、进贤冠以梁的多少区别等级,常见有一梁、二梁、三梁数种,以三梁为贵。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最后以一张我喜欢的电视剧的剧照作结吧,对唐代衣冠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这部电视剧,有很多细节很用心,令人惊喜。

相关文章:

明朝胡皇后和孙皇后的废立背后,其实无关朱瞻基的爱情,或是政治交易 05-05

明朝的宰相有哪些 ,他们有什么功劳? 05-05

灭明朝的人是谁?魏忠贤排第二 05-04

明朝对外关系的变化 ,影响着明朝地位的变化 05-04

明朝的孙皇后圆满的一生:启自微门,因被爱登顶皇后,因爱守住大明疆土 05-03

南宋前面是什么朝代 你知道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是怎样的吗? 05-03

北宋的首都在哪?定都开封,无险可守导致亡国,中间为什么就不迁都? 05-02

明朝为什么经久不衰?看看它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官场真理? 05-02

北宋词人李之仪: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仕途坎坷的苏轼门人 05-01

明朝荒淫皇帝排行:朱常洛才排第三,排第一的人神共愤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