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宋朝北宋作死"三部曲" 繁荣的汴京终成帝国最后的余晖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02:23:05    


"辽宋两国,百年和好,盟约誓书,字字俱在。你能欺国,不能欺天。"

这是北宋趁辽国国丧,童贯第二次率大军北伐辽国,辽国萧太后派使者奉降表,并愿意降为臣属,但童贯不允并把使者赶出后,使者痛哭高喊说出的话。

北宋并未高兴太久,不到三年,北宋都城被破,徽钦二帝和辽国天祚帝做了"囚友"。

北宋最后的十年里,昏君奸臣的玩火操作,最终让无数的忠臣良将和千千万万无辜的百姓家破人亡。

违背誓约,趁火打劫,不自量力

"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万一女真得志,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事不侔矣"

这是童贯出使辽国后,辽国汉人马植通过童贯牵线搭桥回到大宋,向徽宗皇帝的进言。

自从听到辽国内政腐败,政权摇摇欲坠的消息后,在童贯、蔡京、马植等人的撺掇下,徽宗皇帝开始做起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黄粱美梦。

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结成兄弟之邦,和平相处100多年,作为邻居却背叛盟约,趁火打劫,从道义上为人所不齿。

当然,这种道义上的东西是靠不住的,正如马植所言,辽国没落确实是收复失地的良机,但问题是辽国国政不修,可宋朝也是昏君奸臣,却自我感觉良好,民间有句俗语:乌鸦落到猪身上,只看到人家黑,看不见自己黑。宋朝军备废弛,既无良将又无精兵,拒绝诱惑,保持清醒、理性、理智的形势判断,联合辽国抵御金国或许才能自保。轻佻的宋徽宗最终还是禁不住诱惑,赌上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

童贯至少两次率大军讨伐辽国,辽军被金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但面对数倍于己的宋军,辽军好像虎入狼群,宋军作鸟兽散,尸横遍野。

与狼共舞,再三失约,授人以柄

公元1121年,宋金签订"海上之盟"。盟约既签,自当履行,可北宋的昏君奸臣视盟约为儿戏。

条约签订后,宋金双方约定共同夹击辽国,但不巧国内发生了方腊叛乱,准备北上的几十万大军就南下镇压起义,不到一年起义被镇压下去,但是却错过了和金国约定夹攻辽国的时间,这是宋第一次失约,为后来金国的毁约留下借口和伏笔。

如果第一次毁约因为方腊的叛乱还有情可原,那第二次真是贻笑大方。

宋朝一直希望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整个朝廷中没有人懂得和仔细研究过燕云十六州的历史沿革和地理区别,而且在辽国统治期间行政区划也发生了变化,故而,宋金条约中所说的燕京旧地和西京大同与宋朝所指的燕云十六州是两码事。按照条约,宋朝只能收回一部分州,这不能怪金国人,只能怪宋朝廷准备工作做得实在不充分,经过皇帝御笔,燕云十六州变成了燕云旧地,做事轻浮草率,缺少责任感。

为了弥补错误,宋朝官员又费尽心机的和金国交涉,要修改条约,但金国人可不知道你这些勾勾绕绕,在金国人眼中是胃口太大,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前来谈判的金国使臣只得悻悻回国。宋朝在短时间内就干了两次违背条约的事情。

大宋帝国三翻四覆,颠来倒去,打仗打不赢,除了主动归降的两个州,其余的皆是金国人打下来的,还接二连三的失约,国事如此,怎能不出祸患。

试想一下,假如不与金国结盟,宋辽一致对金,就算辽国灭亡,必然有大量辽国军民投靠宋朝,成为宋朝抵御金人的屏障,可宋金结盟,辽国军民对宋的背盟和趁火打劫咬牙切齿,甘当侵宋的马前卒。

君臣昏聩,丧失军心,自毁长城

公元1123年三月,宋金双方经过商谈,最终宋朝虽然只收回了燕云十六州的一半,但丢失180多年的土地重回祖国怀抱,这样了不起的成就竟然在轻佻的徽宗皇帝手中实现了,西部的邻居西夏也在宋朝不断蚕食下也只能自保。

此时,宋朝举朝狂欢,彪炳千秋的伟业竟来的如此顺利。

满朝狂欢,只有一个人陷入寂寞。

他就是当初南归的马植,现改名为赵良嗣。

他忧心忡忡的提醒道:"金人不可信,和平不足恃,顶多维持两三年,帝国必须早做准备。"

可是,沉浸在举国欢腾的人们,没有人在乎这个冷静的声音。

到了该年五月,原来辽国的平州地方长官张觉,在已经接受金国任命后却又率领全州归降大宋。赵良嗣劝告皇帝,盟约刚签完,墨迹未干,不可接纳张觉归降,一旦接纳,必会激怒金国,后果不堪设想。宋徽宗听后大怒,不但接纳张觉,还把赵良嗣连降五级。

不出所料,金国随后出动重兵攻打平州,张觉逃入宋军,宋朝廷与张觉的来往信函,甚至皇帝的御笔手诏皆落入金人之手。拿下平州,金国向宋朝索要张觉,要不然就自行前往宋境搜捕。宋徽宗在金人恐吓下,密令杀掉张觉,将张觉首级和他的两个儿子一同交给金军,此举一出,人心尽失。

一时间,原属辽国,后来支持大宋的各种力量,无不怨恨大宋的薄情寡义,没有担当,从而纷纷解体,甚至连宋朝委派到新统治区的地方长官都感到心寒齿冷,不辞而别,投降大宋的辽国著名将领郭药师愤愤不平,埋下了叛宋投金的种子。

不祥的阴云笼罩着大宋帝国,而大宋的君臣欢乐依旧。

公元1125年,十月,金国对宋开战。

金军势如破竹,宋军成建制的溃败和一哄而散。

北宋最精锐的两支部队是童贯的陕西部队和郭药师的军队,可宋金开战后,驻守太原的童贯丢弃军队,带了两万精军逃回京城,童贯把守的西部防线顿时群龙无首,纷纷溃败。郭药师则象征性的抵抗后,集体投降了金军,自此,中原门户大开。

郭药师投降前,燕京地区的行政长官上书170余次,提醒皇帝和宰相,郭药师有问题,不可不防,可惜,经童贯视察后,认为郭药师没问题,最终酿成大祸。

公元1126年,绝望的宋钦宗听从大师的建议,挑选7777个男子,施以咒语,随后便神灵护体,刀枪不入,灭金军易如反掌,这套把戏和800年后义和团的把戏差不多,其结果也差不多。

壮丽如画、铜墙铁壁般的大宋帝国京城就此陷落。

相关文章:

宋朝的开封府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威名驰誉天下的开封府,快来看看吧 08-26

宋朝北宋作死"三部曲" 繁荣的汴京终成帝国最后的余晖 08-26

宋朝第五位皇帝:精神病皇帝宋英宗,看历史上的疯子皇帝赵曙 08-25

民国四大家族 08-25

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二十二位省都督军名单简介 08-24

南宋有哪些名将?这13位名将你都认识吗? 08-24

北宋武功郡王赵德昭死亡,一起来看看吧 08-23

从宋朝科举放榜时的“榜下捉婿”习俗,看宋朝的进士受欢迎程度 08-23

盘点民国十大顶级大商人 08-22

明朝最愚蠢的兵部尚书,为躲避战败罪责,狂吃泻药自杀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