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制包括散官阶、官、差遣、职、勋、爵等,比较常见的是官(寄禄官阶)、职、差遣(元丰改制后,差遣又称职事官),这次比较,就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评判仅看生前,不看追赠。
苏辙
元祐五年(1090年)十二月,苏辙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这是职,正三品。元祐七年(1092年)四月,苏辙升任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寄禄官阶是太中大夫,从四品,差遣是守门下侍郎,正二品。绍圣元年(1094年),苏辙被贬知汝州,按惯例,职由龙图阁学士变为端明殿学士,依旧正三品。
苏辙生前寄禄官阶、职、差遣最高品级分别是从四品、正三品、正二品。

欧阳修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嘉祐六年(1061年),任参知政事,这是他的差遣,元丰改制前无品级,相当于正二品。
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这是他的寄禄官阶,从二品。
欧阳修生前寄禄官阶、职、差遣最高品级分别是从二品、正三品、正二品。

王安石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差遣是宰相,最高执政长官,元丰改制前无品级,相当于正一品。
首次罢相,改任观文殿大学士,注意三人虽然都是殿学士,王安石这里加了个“大”字,是从二品。
熙宁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辞去宰相之职,外调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这里的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即寄禄官阶是使相,正一品。
王安石生前寄禄官阶、职、差遣最高品级分别是正一品、从二品、正一品。

比较的话,最能体现官职高低的是本官,本官在元丰改制前表现为寄禄官阶,元丰改制后表现为职事官,以此比较,三人官品从高到低排列为王安石(正一品)>苏辙(正二品)>欧阳修(从二品)。综合权力、待遇来比较,从高到低排列为王安石>欧阳修>苏辙。
相关文章:
北宋的行政区划,一起来看看吧 07-14
谈古论今:宋朝的建立与灭亡探析 07-09
宋朝的由来:是怎么建立的? 06-24
明朝七省总督,你们都了解吗 06-24
明朝工匠皇帝,不爱江山美人,偏爱做“鲁班”,被称中国建筑鼻祖 06-23
南宋最好的皇帝是谁?最有作为的皇帝不是宋高宗而是谁? 06-23
民国的瓷器值钱吗 80后问:民国瓷器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 06-22
宋朝真实的宋仁宗是位怎样的皇上,真如《清平乐》里演的那样吗 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