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太师、王爷、丞相谁的官衔更大,包拯开封府尹和六部尚书谁大?
宋朝官制极为复杂,变动也频繁,一个人做了官,至少有官阶(品级)、官职(职务)、差遣(承担任务)三个官名,再加上各种虚衔,官名一长串,确实很难让人看懂。

亲王,正一品,品级最高,但不得参政
宋朝的王爵分王、嗣王、郡王,其中王是正一品,嗣王、郡王都是从一品。
皇帝的儿子到了年龄可以封王,为亲王,但王爵“及身而止,降等袭位”,也就是说亲王如果做不了皇帝,他的后世子孙只有嫡长子可封低一级的嗣王,其他都无法封王。按照祖宗家法,宋朝宗室不得参政,因此王爷的地位品级虽高,却没有实权。

太师,正一品,但属虚职
太师是宋朝文官最尊崇的官职,但大多数是授给死人的,“活太师”屈指可数,不超过10个人。即便是“活太师”,更多时候是作为退休官员的荣誉加衔,并无实权。只有蔡京一人不仅是“活太师”,还以“太师”一职掌握实权。

丞相,品级不定,但掌握实权
北宋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以本官加中书门下平章事者相当于丞相,而品级是指本官的级别,因此品级是不确定的。比如宋初名相赵普初次拜相的职务是“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门下侍郎是官,决定了赵普的品级,平章事是差遣,决定了赵普的实权。
南宋实行左右丞相制度,左丞相、右丞相都是正一品,均掌握实权。

六部尚书,正三品或从二品,实权不定
北宋前期的六部形同虚设,真正的职权都掌握在其他机构中,六部尚书在北宋前期为正三品。如上所述,北宋的官只决定一个人的品级,真正决定实权的是这个人担任的差遣,我们无法判断一个官职为六部尚书的人实权到底多大。如果他没有差遣,那就是闲官。
宋神宗元丰改制后,恢复六部实权,六部尚书为从二品。

开封府尹,从三品,亲王兼任
开封府是北宋都城,东京所在,地位重要,开封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开封府尹”是从三品,在宋初一般由亲王兼任(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赵廷美都曾兼任),其他官员担任时只能叫“权知开封府”,不能叫“开封府尹”,包拯担任的就是“权知开封府”。
如前所述,权知开封府是包拯的差遣,他担任权知开封府时的官是“尚书右司郎中”,品级仅仅是正五品,但却手握实权,比那些二、三品的虚职高官强出不少。

所以,太师、王爷在宋朝一般是虚衔,大多数时间内没有实权;六部尚书的品级与开封府尹相当,但六部尚书有时也是虚职,开封府尹则一直掌握实权。综合来看,丞相最实用。
相关文章:
民国18年地球银元价值:几百万一枚,双旗币中的黑马 08-11
宋朝大宋简史:16个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决定了赵宋王朝300年历史走向 08-11
民国的钱叫什么 ,一般怎么称谓? 08-10
宋朝被金国灭亡了吗?曾经辉煌于世的北宋王朝,为什么数年间,轻易被金国灭亡? 08-10
南宋是怎么灭亡的?南宋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之路,快来看看吧 08-09
屯门之战:明朝和葡萄牙的战争 ,明军一战打爆欧洲骑士 08-09
宋朝有哪些有名的将军?一起来看看吧 07-20
北宋的行政区划,一起来看看吧 07-14
谈古论今:宋朝的建立与灭亡探析 07-09
宋朝的由来:是怎么建立的?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