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唐朝秦王想发动宫廷政变,取代父亲当皇帝,说的不是李世民的故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24 10:24:05    

李从荣

李嗣源在传统史书中被誉为乱世明君,当然所谓“明君”的评价也不过是专制皇权史官的一种自我标榜,帝制中国时代的任何明君都是凌虐人民的魔鬼,只不过是手段和方法不同而已,枷锁略微松了一点而已。

所谓“明君”的李嗣源如同很多专制帝王一样,在接班人的问题上犯了很多错误,甚至最后导致了政权倾覆。李嗣源原先有个长子李从审,在庄宗李存勖时代一直在洛阳朝廷供职,本身或多或少有一点质子的意思。当李嗣源和李存勖兵戎相见之时,李从审便成了牺牲品,最后死于元行钦之手。

李从审死后,李嗣源的次子秦王李从荣便成为事实上的长子,按理说是帝位继承者的首选,李嗣源至洛阳,即帝位之后,李从荣被任命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天成三年(928年),李从荣被父亲调至太原,任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天成四年(929年),李从荣入洛阳,出任河南尹。

《画江湖》里的李嗣源

从李从荣的履历看,似乎就是按照接班人培养的。长兴年间,李从荣又被授予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这个任命极有意义,唐代宗中晚期以来,“天下兵马大元帅”几乎是太子的标配。李从荣获得这一任命之后,也渐生骄横之气,竟然奏请“以严卫、捧圣步骑两指挥为秦府衙兵”。“严卫”、“捧圣”都是禁军,李从荣已经越界了。

虽然唐初秦王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成功,但是,后唐这位秦王李从荣却无法复制前人的成功,最后的下场着实令人唏嘘!

李从荣每日入朝,都是声势浩大,“以数百骑从行”,出行之时都是“张弓挟矢,驰骋盈巷”。既然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从荣便自以为将会为父亲承担荡平天下的使命,竟然命秦王府僚佐及四方游士,各作《檄淮南书》一道,宣称要去荡平南方,企图向父亲李嗣源表达自己要廓清宇内之意。

李从荣是一个“素豪迈,不遵礼法”之人,虽然骤得高位,但是缺乏人望,也没有真正的军政班底。更为关键的是,李嗣源对于接班人选其实一直是忧疑不定,而且在李嗣源看来,立储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放弃对皇权的控制,所以更为不定。

《旧五代史》

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李嗣源病重。李从荣入宫探视,“帝俯首不能举”。李嗣源的王淑妃对皇帝说:“从荣在此。”但是,李嗣源毫无反应,似乎对这个儿子的问安毫不领情。李从荣碰壁之后,离开皇宫就“闻宫中皆哭”。眼见父亲太不起头,又听到宫中哭声,李从荣以为李嗣源已经崩殂了,第二天早上,李从荣“称疾不入”,也就是假称有病不入朝。

事实上,当天晚上李嗣源的身体就略有恢复,但是李从荣并不知道。李从荣渴望接班,但是也自知缺乏力量支撑,故而与麾下僚属商量,打算搞个宫廷政变,带兵入宫,控制宫廷,再钳制群臣。

数日之后,李从荣自河南府府衙率步骑兵千余人,列阵于天津桥。宦官宣徽南院使孟汉琼被甲乘马对阵李从荣,并且招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命其率五百骑兵讨伐李从荣。李从荣在李嗣源集团诸将中没有什么支持力量,唯独只有一个康义诚挺秦王。

后唐军人

李从荣虽然带了一千牙兵,但是面对朱洪实的骑兵却没有什么战斗力。等到“骑兵大至”,李从荣的牙兵立马就溃散了,他自己竟然逃进自己的秦王府避难,“僚佐皆窜匿,牙兵掠嘉善坊溃去”,一副乌合之众的样子。

李从荣竟然与妃子刘氏躲在床下,皇城使安从益将其拿获并斩杀,将其首级献于李嗣源。李嗣源得知后,亦是十分悲痛,“悲骇,几落御榻,气绝而苏者再,由是不豫有加”,原本病危的身体,已然濒临死亡。

在安排好诸多人事调动,以及对秦王府的惩罚报复之后,是年八月某天,李嗣源崩也于大内雍和殿,中年六十七岁。李嗣源死后,在经历一番动荡之后,局势渐渐平定,而他被谥为德和武钦孝皇帝,庙号明宗,史称后唐明宗。

相关文章:

北宋一朝真实的高家将:怀来高家将、蒙城高家将 08-12

宋朝的禁军有82万,禁军的一个王牌军,到底下辖多少兵力? 08-12

民国18年地球银元价值:几百万一枚,双旗币中的黑马 08-11

宋朝大宋简史:16个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决定了赵宋王朝300年历史走向 08-11

民国的钱叫什么 ,一般怎么称谓? 08-10

宋朝被金国灭亡了吗?曾经辉煌于世的北宋王朝,为什么数年间,轻易被金国灭亡? 08-10

南宋是怎么灭亡的?南宋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之路,快来看看吧 08-09

屯门之战:明朝和葡萄牙的战争 ,明军一战打爆欧洲骑士 08-09

宋朝有哪些有名的将军?一起来看看吧 07-20

北宋的行政区划,一起来看看吧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