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清朝初期,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剧烈动荡的一个时期。
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表现得非常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一些地区逐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冲态势,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这个时期里便出现了一批思想进步的思想家。
社会上层的贵族和士大夫在面对这些危机时,都在积极寻求改革的方案。他们纷纷提倡以史为鉴、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于是就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王夫之
其中,在这个领域最为突出的人物就是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三人,他们几个人早年都有参与过反清战争,之后便归隐山林、作书立著的共同经历。
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三人提出的思想“经世致用”,又被称为“经世致用之学”。
这个思想的特点就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全方位诠释了古代典故为手段,从中发挥出自己的社会和政治见解,并用在对社会的改革上面。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进步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黄宗羲
一、在政治上
他们主张反对君主专制的独裁制度,提倡“以人民为主”。
二、在经济上
提倡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黄宗羲怒斥朝廷对工商业轻视的传统思想,强调说明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的根本所在,应该受到合理的保护与重视。
三、在思想上
他们批判继承传统的儒学思想,应当构建起具有当代特色的新体系的思想。
除此之外,黄宗羲还批判了旧儒学之中的“君为臣纲”的思想,应继承先秦儒家的“民之根本”的思想,并提议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理念。

顾炎武
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的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明朝晚期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批评了继承传统儒学,构建具有当代特色的新体系思想。
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跨历史意义。
为什么明末清初的反清思想,没有办法与欧洲爆发的启蒙运动一样?
主要原因就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启蒙运动
受到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的约束和影响,以及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迫,迫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也是处在中国封建王朝社会时期的后期。那个时候,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
旧王朝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领域里被敏感地展现出来。

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出现了一批反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
然而,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他们冒着风险批判了传统的儒学体系,才使得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相关文章:
历史上,明朝的官员一般都穿什么样式的官衣,帽子又是什么样的? 05-07
明朝的农民生活怎么样?一夜之间耕地尽失,而且以后绝无翻身的可能 05-07
唐朝的宦官专权为什么能持续一百年?这其中一个原因最致命 05-06
董源是什么朝代 北宋三大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05-06
明朝胡皇后和孙皇后的废立背后,其实无关朱瞻基的爱情,或是政治交易 05-05
明朝的宰相有哪些 ,他们有什么功劳? 05-05
灭明朝的人是谁?魏忠贤排第二 05-04
明朝对外关系的变化 ,影响着明朝地位的变化 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