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初期的武官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军事机构设置依次是:五军(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都督府(中央)、都指挥使司(省级)、卫(府级)、千户所(州)、百户所(县)。
都督府设左、右都督(均为正一品,但左都督的权利大于右都督)、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都指挥使司长官是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长官之中有一人统司事称掌印,分管事务的称佥书;
卫的长官是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千户(正五品)、百户(正六品)。
例如(摘自明太祖实录)在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期间:宁正为右军左都督(正一品);徐司马为中军都督佥事(正二品);胡旻为辽东都指挥使(正二品);李懋为山东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李荣为陕西都指挥佥事(正三品);沙不丁为大宁卫指挥使(正三品);徐参为龙江卫指挥同知(从三品);邓铭为西安右护卫指挥佥事(正四品);陈祥为山东德州卫正千户(正五品);李忠为大同右卫副千户(从五品);晃忽儿为燕山中护卫百户(正六品)。

相比之下,明朝初期武官的品级要高于和他们共事的文官(明朝中、后期则是重文抑武,文官地位高于武官):兵部尚书正二品(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五军都督府拥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相互节制,均听命于皇帝);省布政使从二品,按察使正三品;知府正四品;知州从五品;知县正七品。
明朝都司卫所制度,每都指挥使司(都司)设若干卫;每卫5600人,下设5个千户所;每千户所1120人,下设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112人,下设2总旗;每总旗50人,下设5小旗,每小旗10人。
在军职中都指挥使司还设有: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司狱(从九品);卫还设有:镇抚(从五品)、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千户所还设有:副千户(从五品)、镇抚(从六品);百户所还设有:试百户(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
经历、都事是负责文书的官员,镇抚(无狱事管军)、断事、司狱则是负责刑狱的官员。

相关文章:
宋代词人李清照,你都了解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05-08
宋朝儒学的演进与思想变革,一起来看看吧 05-08
历史上,明朝的官员一般都穿什么样式的官衣,帽子又是什么样的? 05-07
明朝的农民生活怎么样?一夜之间耕地尽失,而且以后绝无翻身的可能 05-07
唐朝的宦官专权为什么能持续一百年?这其中一个原因最致命 05-06
董源是什么朝代 北宋三大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05-06
明朝胡皇后和孙皇后的废立背后,其实无关朱瞻基的爱情,或是政治交易 05-05
明朝的宰相有哪些 ,他们有什么功劳? 05-05
灭明朝的人是谁?魏忠贤排第二 05-04
明朝对外关系的变化 ,影响着明朝地位的变化 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