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一位放过牛、做过和尚的苦孩子,居然把曾经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打回了原形,结束了蒙古人在中原98年的统治,同时将丢失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一并被收回,使中国再次回到了汉族王朝的统治之下。面对这样前所未有的强敌,他是如何做到的?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是南耕北牧。
无论是匈奴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还是蒙古人,他们依靠如风而来、呼啸而去的强大骑兵军队,经常将以农耕为主、缺少马匹的中原汉人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尤其是曾经打遍欧亚无敌手的蒙古人。然而明太祖朱元璋及他的明朝大军,却能将这些凶悍的蒙古人打得满地找牙,因为朱元璋同样也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马绝对是他们的标配,这些人上街买个菜、吃个早点什么的都会有数万的马匹出没。
而依靠骑兵起家的蒙古人,他们对马的认知更是融入了骨髓之中,当他们在入主中原之后,还真没有客气,很快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因此元朝不但在山东、江西和云南等地都建有官办的马场,而且那些蒙古贵族在内地的私人马场,则更是多的不计其数。所以,马在元朝末年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当朱元璋起兵的时候,几乎没费什么手脚,就拉起了一支强大的骑兵。

朱元璋除了有一支可以同元军掰掰腕子的骑兵之外,在明朝军队中,还配有一支专门克制骑兵的长枪军。后来,波兰也曾效仿,击败来犯之敌。
长枪军堪称是骑兵的克星,类似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杀手锏——马其顿长矛方阵,在《大明帝国战争史》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淮右步兵甲天下”,这是一支专门使用长矛的步兵,被称为淮右枪兵,后来被朱元璋专门用来应对蒙古骑兵。由此可见,明朝军队已经积累了很多克制蒙古骑兵的战术,尤其是在明军缺少骑兵的战争初期,当蒙古骑兵攻打朱元璋时,都被这些长枪兵给捅了回去。

曾经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到了元朝统治的末期时,战斗力早已不复往昔。
在中原不到一百年的统治期内,元朝军队早已没有了草原民族那种金戈铁马、所向无敌的血性,更没有成吉思汗时期那种铮铮铁骨、烈烈雄风了。所以,在明朝大军北伐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几乎就没怎么遇到战斗力超强的蒙古骑兵,除了元朝的名将王保保。
关于元末名将王保保,我们确实有必要多了解一些,王保保本名扩廓帖木儿,因为他多次击败明军而被朱元璋视为心腹大患。

对于自己的心腹大患王保保,《明史》中是这样评价他的:"扩廓百战不屈,欲继先志,而赍恨以死……要皆元之忠臣也"。朱元璋就将王保保视为心腹大患,他评价"王保保狡猾狙诈,使其在,终必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但同时朱元璋更是对王保保万分欣赏,他曾大会诸将,问道:"天下奇男子谁也?"诸将都说:"常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明太祖笑曰:"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在元朝的太师脱脱不花死后,王保保成为了元朝的唯一名将,而他手下那支精锐的蒙古铁骑,堪称是元朝最后一支还保持着蒙古传统的骑兵。
因此,明朝军队非常忌惮王保保和他的那只蒙古铁骑的,王保保在山东的时候,明朝军队并没有同他正面交锋。当王保保来到山西的时候,在明朝军队还没有和王保保交手之前,同为元朝大将的李思齐,居然抢先跟王保保互砍了起来。

而元朝朝廷也很搞笑,今天帮着王保保打李思齐,明天又帮李思齐打王保保。
当明朝的大将徐达和常遇春,率领明朝大军都快打到大都了,元朝朝廷居然还在操心的找人帮着李思齐一块儿修理王保保。在明朝大军、元朝大军、李思齐的三面夹攻之下,即使是王保保有三头六臂也只能跑路了,然而就是在这样恶略的条件下,王保保仍然多次击败了明朝大军。

洪武五年,徐达、李文忠、冯胜率15万明军,分为东、中、西三路攻打北元,但在这三路大军中,只有没碰到王保保的冯胜西路军有所斩获,而徐达、李文忠的东、中两路大军,却都被王保保打得损兵折将。
所以说,明朝骑兵可以同蒙古铁骑硬碰硬的死磕,那绝对是言过其实了。明朝之所以能在对阵蒙古骑兵时取得胜利,并非完全是明朝骑兵强于蒙古骑兵,而是明军良好的战术和先进的装备,再加上元军内部互撕才是获胜的关键。

相关文章:
明朝的孙皇后圆满的一生:启自微门,因被爱登顶皇后,因爱守住大明疆土 05-03
南宋前面是什么朝代 你知道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是怎样的吗? 05-03
北宋的首都在哪?定都开封,无险可守导致亡国,中间为什么就不迁都? 05-02
明朝为什么经久不衰?看看它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官场真理? 05-02
北宋词人李之仪:出身名门的青年才俊,仕途坎坷的苏轼门人 05-01
明朝荒淫皇帝排行:朱常洛才排第三,排第一的人神共愤 05-01
明朝吏员能否入试:从明代吏员制度,浅析吏员能否参加科举考试 04-30
唐朝的人均寿命? 从古至今的长寿对比,为什么现代人更能长寿? 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