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1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真品 ,瓷器精美,件件堪称艺术珍品
2
收藏系列(瓷器篇)之十一——明朝瓷器(天启)
3
清朝元宝 ,户部光绪元宝二十文,价格是多少
4
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的皇后驾崩后,为何不与顺治帝合葬?
5
隋朝隋末一代奸雄王世充,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6
隋朝之前的朝代: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你知道不?
7
清朝辅政大臣索尼简介,索尼是怎么死的?
8
明朝帝师——复杂权力结构下的高危职业,15位帝师下场都不好
9
明朝木匠皇帝是谁?被贬低的大明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10
明朝皇帝国号不是“明”,清朝的国号也不是清,正式国号前要加个字
历史百科
-
明朝后妃服饰区别及种类,快来了解了解吧
04-04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王朝之一,它的后宫制度极其庞大复杂,涵盖了多位皇后、嫔妃等不同等级的妃嫔。这些皇后嫔妃们在服饰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每个等级都有其独特的服饰风格和种类,反映了明代后宫等级制度的严格和繁复。首先,我们来看明代后宫的最高等级——皇后。皇后是皇帝的正妻,地位崇高,因此她们的服饰也最
-
唐朝皇贵妃杨玉环的不为人知的惊人故事
04-04
杨贵妃的名字是玉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的家庭。她的父亲杨玄琰曾在蜀州司户担任七品小官,所以她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杨玉环10岁时,父亲去世,她被送到了河南洛阳的三叔杨玄缴家生活。杨玄缴也是个七品小官,他和妻子没有子女,所以把玉环当做亲生女儿一样抚养。尽管杨玉环寄人篱下,但生活并不担忧,接受了良好
-
明朝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不准宦官干政,为何明朝宦官反而很强悍
04-04
明朝是历史王朝中,加强中央集权最极端的一个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就是避免出现皇权以外的其它强大政治力量。然而,明朝最终却适得其反地形成宦官这种强悍的政治力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朱元璋剧照 )其实,说起来,这恰恰是明朝实行的中央集权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明朝的中央集权,是从朱元璋开始实施的。
-
明朝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全族流放充军,男的世代为奴,女的世代为娼
04-04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性格最核心部分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有朱元璋本人最有发言权。朱元璋在遗诏中这样写道:“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
-
唐朝时期的昆仑奴,到底是非洲人,还是东南亚人?
04-03
唐朝的强盛,不仅仅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在文化、人种上的交流也是历朝历代所不能比拟的。在当时,大唐的都城长安吸引了突厥人、回鹘人、吐蕃人、高丽人、于阗人和龟兹人、粟特人、迦湿弥罗人、波斯人、大食人、印度人、僧伽罗人等前来生活、经商。在这些人种当中,以来自东南亚的昆仑儿最为神秘。所谓的"昆仑儿"在现
-
从明朝“宦官监军”入手,来看看朱棣是如何预防“武将专权”的
04-03
序言:公元1402年,因“朱棣”所率领“燕军”顺利攻入金陵,宣告结束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得以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但是呢,自洪武年间所创的“总兵镇戍制度”,让明朝一些“边境战略要地”的“镇守总兵官”皆“手握重兵”,而“朱棣”又是武力上位,势必不能服众,所以,如何去有效控制这些“镇守总兵
-
唐朝所有官职等级
04-03
唐朝的官员等级有“品、爵、勋、阶”四类1、品品级用于区分官员职务高低,它强调的是“序劳能”,即官员过往的功绩和能力所匹配的现有职等。中国官员的品级划分始于魏晋,从一品到九品,以“正”和“从”划分为十八品。古代将“公务员”划分成“官”和“吏”,有品级的称“官”,无品级的称“吏”。2、爵爵位始于西周分封
-
明朝15个不征之国都有哪些?朱元璋咋想的?
04-02
明朝是我国古代比较强大的一个朝代,“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都发生在这个朝代,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影响力非常大的一个国家。然而,明朝(中国)又是一个非常“内敛”的国家,它很少“欺负”周边国家,包括一些弹丸之国。不仅如此,这些弹丸之国还能通过“朝贡”从中国获得大量的赏赐和贸易利润,这不得不让人感到纳闷
-
宋朝的太尉是什么官?高俅的太尉一职,在宋朝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04-02
秦有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此后千百年,这三公的崇高地位一如始终。但其职权却有明显变动,实权离他们越来越远。不过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有些"例外"能顶着太尉的名号把持着朝政。有人觉得高俅就是这么一个"例外",因为他在《水浒传》里嚣张到让人咬牙切齿。不少人有这个印象,大抵是因为《水浒传》将高俅与童贯、
-
范仲淹的朝代 北宋名臣的一生
04-02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成就突出,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